【三联一创】加义镇芦头村:党建引领,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2021-10-29 14:38:19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朱毅 | 作者:张胜龙          浏览量:2564

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

近年来,加义镇芦头村坚持党建引领,下真功夫、出实招,带领山民脱贫致富,依托青峰翠林“绿色”生态资源,因地制宜打造旅游景区,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凝聚建设合力,

         推进产业振兴“塑形”

“景区建设事关村民切身利益,建设方案需要大家共同商讨,共同参与。”一张桌子,几条板凳,芦头村支村两委成员、办村干部、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就景区建设畅所欲言、出计献策。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带头冲锋陷阵。景区建设要征用山地,那就从我家的山地征起。景区建设需要筹工,我第一个报名!”党员喻丙山立即响应。紧随其后,党员黄树生也跟着表态:“我是邓家组的组长,群众信得过我,向群众说明、解释等思想引导工作交给我就好了。”

很难想象,以前的芦头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矛盾频发,被定性为“人心涣散”的落后村。面对困境,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陈加宝发现芦头村最大问题不是地理位置偏远和没钱办事,而是人心不齐。上任以来,陈加宝带领支村委成员走遍了每一户人家,访贫问苦,摸清实情,在心底绘制出一张本村的民情地图。他主动当好“党建领头雁”的角色,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党员行动上与村民拉近距离的同时,大家心里的距离也更近了。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支村两委成员和村里的党员拧成一股绳,引导群众由“不重视”“不愿做”向“我愿意”“我参与”转变,形成了“党员带头干,乡贤发动干,群众自主干”的村级发展建设新热潮。

              激发产业潜力,

         发展乡村产业“壮体”

长期以来,因位处深山,耕地贫瘠,芦头村村民们只能“依山靠山、吃山护山”,以开垦森林维持生计,收入微薄,生活十分贫困。

穷则思变,为改变这一状况,在2017年,芦头村支村委成员会同几位村民代表进行“靠山吃山”的传统资源依赖型经济“破局”,依靠芦头村的山区优势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以村集体注资为主,共同打造供游客休闲避暑的山庄——绊山山庄,开始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初步尝试。

拔穷根,奔致富。芦头村党支部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立足本村实情,因地制宜,接续发展生态旅游。芦头村坚持党建引领,以生态产业支撑作为山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通过盘活现有资源,积极探索“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2019年,由党支部牵头成立芦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村集体以山地和村级公共设施资源入股和村民自愿入股的形式,创新性建设了村级集体经济景区——芦戎境谷景区。“今年国庆假期间,景区仅门票收入就接近200万元,加上带动村里的餐饮和住宿产业,合计产生经济效益约300万元。”芦头村党支部书记兼景区负责人陈加宝“志得意满”道。除营业收入之外,景区还直接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1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300余人,同时村民还可以享受年底的集体经济发展分红。

             提高“红色”含量,

          加强乡村治理“铸魂”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造和谐新芦头”一处处鲜红的字眼,在芦头村内随处可见......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要“外在”红,更要“内在”红。为建设美丽宜居、和谐文明的新芦头,芦头村党支部在村内打造了一批党风浓郁、主题鲜明的党建文化墙,并建起了党建文化广场;同时要求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以党风带动乡风、民风转变,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芦头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为抓手,搭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网格员+农户”的网格化治理体系,全村23名党员与198户村民进行联系结对;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动员全村党员带头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在疫情防控、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医保农保收缴、景区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宣传引导作用,进而有效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加强乡村治理“铸魂”。

 

如今的芦头村,乡村美丽蝶变,成效有目共睹。如画般的乡村环境,配以邻里和谐、民风淳朴、治理有效,一幅栩栩如生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下一步,芦头村将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芦头村支部书记陈加宝表示。



责编:朱毅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